top of page

五個礐造紙寮

雲林縣古坑鄉樟湖社區境內自然景觀豐富,最為人知的莫過於貝殼化石景觀,又因緊鄰草嶺,成為前 往草嶺的中繼點。不過,由於 921 大地震造成地層移動,著名的樟湖 16 景也漸被人遺忘。80 年前 的樟湖村曾經造紙產業發達,據調查興盛時期最多大約有 13 座紙廠,所產紙張大多運往梅山或竹山販賣 (陳瑩聰等編輯,2001),乃日治時期維持地方產業活絡之主要技術,卻在進入工業社會後成了荒廢的場 域。這些造紙者的後代子孫紛紛將無用武之地的產業工具:石輪、造紙槽、礐、焙灶等,一一移除甚至將紙寮夷為平地。

場遇簡介.png

五個礐造紙產業遺跡

樟湖村因盛產竹子,80 多年前(1930 年代)漸形成小型紙寮區,而留下一項造紙產業文化遺跡,該地 被稱之為「五個礐」。「礐」是為了浸泡竹子而建造的原料池,這些遺留下來的產業文化遺跡,全都由手 工製做,早期的鑿石師傅以鋼釘慢慢將大石頭敲開,再鑿取出適合的尺寸,砌成「礐」池,其他如石輪以 及輪床亦為石材鑿出。 石輪、輪床的主要功用是將置於輪床上已浸爛之竹纖維,由牛隻拉著石輪將其碾碎,完成後將碾碎軟爛 的竹纖維放於一片斜置的長方形竹面上,以雙腳踩搓使竹纖維更為綿密,此竹面稱之為「凸磨」。 踩搓竹纖維完成後加水放入紙槽,由職人用抄紙簾將紙漿撈起,篩出一張張的紙。將成型紙張攤平堆高 約 4 尺,用「壓榨器」將水分榨除,再由女工用紙挟夾開,約 5、6 枚為一疊,並利用焙帚把紙掃平稱為「牽 紙」(張毓哲,2018)。天氣好時會將紙晾在曬場,雨天則將紙貼於焙灶壁上並以松葉刷(焙帚)撫平, 乾燥後再一張一張揭下。

造紙用具

點擊圖片查看詳細介紹

竹纖維
醃製過程

點擊圖片查看詳細介紹

造紙的歷史

村內豐富的竹林資源,與樟湖山上充沛的水資源,在樟湖村石橋山莊往樟湖山的方向,以家族為單位形成竹造紙寮聚落,各家紙寮的規模不同,且因為是家族型態的產業,不同姓氏家族的紙寮之間不存在合作關係。

 

樟湖村內竹林資源涵蓋麻竹、桂竹與孟宗竹,所有種類的竹子都可用作竹紙的原料,由於桂竹質地較細,以純人力來說是較好處理的竹纖維種類,故樟湖主要以桂竹為原料。

日本殖民政策提倡,台灣足見走向資本主義化,愾起重大產業與大型建設。

歷程

1908年

設置台灣總督府模範竹林事務所

即三菱台灣竹林事務所。收刮了嘉義區的小梅公學校、斗六區的崁頭厝支廳及竹山區的勞水坑、過溪、頂林派出所等地的竹林。

1911年

紙業興起

岩崎彌太郎創立三菱合資會,並在清水溪沿岸,在林內、竹山設置台灣三菱紙所,並向總督府提出開墾古坑鄉、竹山鎮、林內鄉許可,開產紙產業。以桂竹為原料生產木漿造紙。

1914年

式微

因生產量不佳,跟市場不如預期,林內工廠而倒閉。而竹山的三菱台灣竹林事務所仍持續運作。

1932年

式微

產權轉移到「東山農事株式會社」並由旗下子企業「圖南物產株式會社」接手。

造紙的不易

造紙相當費時

竹造紙是一項相當耗時的產業,光是纖維軟化就需用石灰醃竹半年時間。由於纖維處理耗時,所以一間紙寮會有多個池礐池輪流醃料。洗竹也是相當耗費時間的工作,快則十天慢則半個月,也須將礐池洗一遍。經過半年醃製軟化過後的纖維還會藉由牛力與人力進一步軟化,由牛隻牽動石輪定向轉圈輾製,牛輾完再用腳搓得更爛,如此這般才能進到抄紙步驟。

五個礐影像

bottom of page